繁體原版(简体字版在下):
十多年前,在Facebook(臉書)還沒被廣用之前,最普遍的網上交談工具可能是MSN吧。我記得跟朋友常常在網上用此工具聊天,而最近我在舊電腦上找到了不少當年交談的內容,很懷念啊!當年MSN的功能跟現在臉書的功能相若,也可以發表個人近況,使用個人銘語。我當年甚有興致,在三個不同階段寫了三句銘言做為MSN的個人訊息,當年網上朋友對我提過不少次,現在可能還認得此三句:
其一(2006-2007):
‘不貪圖分數,排名,成績的虛榮,
只追求學問,藝術,邏輯的永恆,
盼能挑戰過去,面對現在,改變未來。’
其二(2007-2008):
‘放棄死讀書的奴性,
追求或學習的自由,
熱愛尋知識的樂趣,
踏上當學者的征途。’
其三(2009-2010):
‘永遠的經典,無可取代的神作,「天龍八部」’
最後一句以表達本人對「天龍八部」的熱情與深愛,相信所有認識我的朋友都已知道,這裏不必再說,而我對「天龍八部」的了解與分析已在另一個博客裏討論。前兩句卻是我年輕時的學習心得,意思十分明顯,也不必多說。構造卻有點兒複雜,需要略加簡解:
‘不貪圖分數,排名,成績的虛榮,
只追求學問,藝術,邏輯的永恆,
盼能挑戰過去,面對現在,改變未來。’
這一句我取用了分三的構造,三行中把三個詞組串在一起(分數,排名,成績;學問,藝術,邏輯;過去,現在,未來),而前兩行均有對稱的韻律結構,前後以三個韻母包圍分三中心(- – -(1)(2)(3)- – – : 不貪圖(分數)(排名)(成績)的虛榮,只追求(學問)(藝術)(邏輯)的永恆),最後一行卻以兩個韻母改變節奏(- – : 盼能),最後的三個四字詞組結束銘言(挑戰過去,面對現在,改變未來)。
‘放棄死讀書的奴性,
追求或學習的自由,
熱愛尋知識的樂趣,
踏上當學者的征途。’
這個銘言四行全都有一致的韻律結構(- – – – – – – -),前半兩句和後半兩句各有對比,第一和第二行談論追求學術自由的重要性(放棄死讀書的奴性,追求或學習的自由),第三和第四行形容本人對學術的熱誠與追求(熱愛尋知識的樂趣,踏上當學者的征途),前後兩半互相平衡。
想不到年輕時有這種文藝衝動,看來我也該重拾文筆,再寫個人金句吧!
简体字版:
十多年前,在Facebook(脸书)还没被广用之前,最普遍的网上交谈工具可能是MSN吧。我记得跟朋友常常在网上用此工具聊天,而最近我在旧电脑上找到了不少当年交谈的内容,很怀念啊!当年MSN的功能跟现在脸书的功能相若,也可以发表个人近况,使用个人铭语。我当年甚有兴致,在叁个不同阶段写了叁句铭言做为MSN的个人讯息,当年网上朋友对我提过不少次,现在可能还认得此叁句:
其一(2006-2007):
‘不贪图分数,排名,成绩的虚荣,
只追求学问,艺术,逻辑的永恒,
盼能挑战过去,面对现在,改变未来。’
其二(2007-2008):
‘放弃死读书的奴性,
追求或学习的自由,
热爱寻知识的乐趣,
踏上当学者的征途。’
其叁(2009-2010):
‘永远的经典,无可取代的神作,「天龙八部」’
最後一句以表达本人对「天龙八部」的热情与深爱,相信所有认识我的朋友都已知道,这裏不必再说,而我对「天龙八部」的了解与分析已在另一个博客裏讨论。前两句却是我年轻时的学习心得,意思十分明显,也不必多说。构造却有点儿複杂,需要略加简解:
‘不贪图分数,排名,成绩的虚荣,
只追求学问,艺术,逻辑的永恒,
盼能挑战过去,面对现在,改变未来。’
这一句我取用了分叁的构造,叁行中把叁个词组串在一起(分数,排名,成绩;学问,艺术,逻辑;过去,现在,未来),而前两行均有对称的韵律结构,前後以叁个韵母包围分叁中心(- – -(1)(2)(3)- – – : 不贪图(分数)(排名)(成绩)的虚荣,只追求(学问)(艺术)(逻辑)的永恒),最後一行却以两个韵母改变节奏(- – : 盼能),最後的叁个四字词组结束铭言(挑战过去,面对现在,改变未来)。
‘放弃死读书的奴性,
追求或学习的自由,
热爱寻知识的乐趣,
踏上当学者的征途。’
这个铭言四行全都有一致的韵律结构(- – – – – – – -),前半两句和後半两句各有对比,第一和第二行谈论追求学术自由的重要性(放弃死读书的奴性,追求或学习的自由),第叁和第四行形容本人对学术的热诚与追求(热爱寻知识的乐趣,踏上当学者的征途),前後两半互相平衡。
想不到年轻时有这种文艺衝动,看来我也该重拾文笔,再写个人金句吧!
Comments